

出资培训未约定服务期争议
- 分类:妇女维权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1-12-08 11:37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 本案中,公司报销了黄某的培训费用,可以认定公司出资对黄某进行了培训;双方未就培训后的服务期进行约定,按规定可以作五年服务期计算;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,黄某要求解除劳动合同,提前30日书面通知公司即可;黄某经公司培训后工作一年即提出辞职,实际上造成了公司的经济损失,公司可以要求黄某赔偿培训费损失;培训费损失的计算,应按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的规定进行。因此,黄某按规定应当赔偿公司的培训费损失,应支付的培训费用为捌仟元。
出资培训未约定服务期争议
【概要描述】 本案中,公司报销了黄某的培训费用,可以认定公司出资对黄某进行了培训;双方未就培训后的服务期进行约定,按规定可以作五年服务期计算;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,黄某要求解除劳动合同,提前30日书面通知公司即可;黄某经公司培训后工作一年即提出辞职,实际上造成了公司的经济损失,公司可以要求黄某赔偿培训费损失;培训费损失的计算,应按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的规定进行。因此,黄某按规定应当赔偿公司的培训费损失,应支付的培训费用为捌仟元。
- 分类:妇女维权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1-12-08 11:37
- 访问量:
案例:
黄某经社会招聘进入某公司工作,双方签订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。工作中,黄某工作努力但业务能力不足,公司因工作需要准备出资送黄某去参加业务培训。黄某表示自己正在自费学习业务课程,不必再另行培训,但要求公司给予报销费用。公司为省却另行培训的手续,同意了黄某的要求,给予报销费用一万元。
一年后,黄某因跳槽而向公司提出辞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,公司表示已报销了黄某的培训费,黄某应当为公司服务五年,否则就应当进行赔偿,对黄某的辞职不予同意。黄某不接受公司的说法,双方于是发生争议。
双方理由
黄某认为:公司只是报销了一些费用,并未对自己进行过培训;双方并未约定服务期限,公司要求自己服务五年没有依据;自己按规定辞职,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。
公司认为:公司报销了黄某的培训费用,就是出资对黄某进行了培训,按规定黄某应为公司服务五年;黄某在服务期内辞职造成公司的损失,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
评析:
本案的争议焦点是:在双方未就培训事项签订协议也未约定服务期限的情况下,黄某提出辞职是否应当承担赔偿公司培训费用的责任。
《劳动合同条例》规定:“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对用人单位出资招用、培训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劳动者的服务期作出约定。”根据该规定,经培训后劳动者的服务期由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约定;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,根据条例规定,应当承担支付设定的违约金的违约责任。《劳动合同条例》另规定:“劳动合同当事人违反劳动合同的,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;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,应当承担赔偿责任。”由此可见,当事人违反服务期约定,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支付设定的违约金和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等。
但是,如果劳动关系双方没有对培训事项约定服务期,出资一方是否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呢?
《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》规定:“用人单位出资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,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,如果在试用期内,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。如果试用期满,在合同期内,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,具体支付方法是:约定服务期的按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,以职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;没约定服务期的,按劳动合同等分出资金额,以职工已履行的合同期限递减支付;没有约定合同期的,按5年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,以职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”。根据该规定,劳动关系双方没有约定劳动合同期限及服务期限,而用人单位已出资对劳动者进行培训,则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,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出资培训费用,其标准为按5年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,以劳动者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。
本案中,公司报销了黄某的培训费用,可以认定公司出资对黄某进行了培训;双方未就培训后的服务期进行约定,按规定可以作五年服务期计算;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,黄某要求解除劳动合同,提前30日书面通知公司即可;黄某经公司培训后工作一年即提出辞职,实际上造成了公司的经济损失,公司可以要求黄某赔偿培训费损失;培训费损失的计算,应按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的规定进行。因此,黄某按规定应当赔偿公司的培训费损失,应支付的培训费用为捌仟元。
优秀律师推荐






OFFICIAL ACCOUNTS
微信二维码
微信添加咨询

ONLINE MESSAGE
在线留言
Copyright © 2021 山东明湖律师事务所 鲁ICP备10017350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济南